2016年05月19日19:00,由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承办的城市讲坛第三十三讲--《“互联网+”思维的创业模式》在明虹楼611教室准时开启,本次讲座主讲老师为“互联网+”创业协会理事成员、大学生创业指导师协会会员、天使投资人、职业规划师李宗龙老师。此次讲座受到了全院学生的欢迎,全院各系近150名同学积极参加本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李老师从讲述“互联网+”出发,深入阐述“互联网+”的本质,鼓励青年创业者从互联网+传统行业的角度,寻找其中隐藏的机会,并提出了几条突破建议,也抛出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比如:“互联网+”的基础是数据和连接;加速“互联网+”的驱动因素;未来“互联网+”在跨行业的数据应用;创业者需要突破数据拥有者和应用者的合作壁垒等。
接着,李老师着重讲了未来“互联网+”是怎么做跨行业的数据应用。因为数据的产生来源不一定局限行业内,也就是说当我们用互联网连接不同行业时,我们可以看到数据的应用,数据产生方跟数据使用方可以是不同角色。举个例子,比如在旅游零售领域,最近五一假期在香港,我们看到很多零售数据不是特别理想,这些零售商如果提前掌握酒店预订信息或者航班信息,可以更有效配置库存,店面应该储备多少货品,会迎来多少客户。在这一段讲述中,同学们收获颇丰,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掌握的重要性,听得兴致昂扬,不断爆发阵阵掌声。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词汇,每一个传统经济社会领域与互联网相碰撞,都会擦出新的火花,迸发出惊人能量,同时引发新一轮的创业浪潮。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并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开展各类互联网创业培训,全国上下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可谓越来越好。
但“互联网+”是一个概念,对传统企业、对新生派创业者来说,“互联网+”更多的是一个机会,是一个方向,是一盏明灯。这就需要广大青年创业者能正确的看清事实,能付诸于行动。
此次讲座,现场的同学们获益匪浅。讲座不仅为运用互联网创业的同学们指明了方向,也提升了同学们对当代互联网产业的认识,揭开了互联网创业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