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历史哲学修养等,是一个人现代文明综合程度的体现,工科院校的同学平时忙于专业,接触人文学科及人文文化的机会不算很多,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重实用硬技能、轻文化软实力”的倾向普遍存在。为了帮助同学们补上这个短板,校级“提升高职本科工科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质的研究”项目孕育而生,由专业老师带着大家学人文,把这个短板补上。
2016年1月6日中午12:30在明虹楼报告厅举办了该项目的启动仪式。参加本次启动仪式的老师有信息工程系杨骐菲老师、范贞皇老师、王虹蕴老师,学生有全院工科专业范围内征集项目参与对象,其中经济困难学生160人,非经济困难学生15人。
仪式开始杨骐菲老师发言,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引入部分人文知识的相关内容;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豫让、屈原的故事和电影《老炮儿》告诉大家人文中那些高贵的精神光芒,体会到人文精神的永恒魅力;通过现在最热门的电视剧《芈月传》让大家知晓读书、善于表达的重要性,认识到人文文化“潜晋品格、默化性情”的塑造能力。
生活中日积月累的一点一滴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与自身修养,如何在大学四年出校门后和形形色色的人合作,面对许许多多的挑战和诱惑,懂得相处,清醒做人,不会随波逐流,就要利用大学时光去改变自己,开阔视野。项目的上课内容有“中外”两个方面,中国方面,主要学习我们老祖宗的经典,经、史、子、集都会涉及;外国方面,主要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和艺术,西方近代和当代思想大师的作品。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主动提高自身内涵修养。
随后,杨老师列出了项目的详细计划,项目由2016年3月-2016年6月,学习积累;2016年8月底-2016年10月,体悟分享;2016年11月,学生反馈及座谈,三大部分组成。通过项目带学生学诗,提高音乐素养,诵读经典,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文理兼修的成长。
最后杨老师提出一点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希望大家在掌握好技术的同时,能养成读书习惯,大学毕业后,女生秀外慧中,柳絮才高,男生彬彬有礼,德才兼备,举手投足间都让人知道是读过书的人。仪式在杨老师的祝愿下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