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寻访红色足迹 发扬抗战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凝聚边疆发展蓬勃力量


发布时间:2024/07/06 浏览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强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城市学院“石榴红,边疆兴”社会实践团赴云南腾冲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7月3日上午,社会实践团到腾冲滇西抗战纪念博物馆参观,透过讲解员的讲解和十万余件/套藏品、视频、图片及文字,社会实践团全面了解了滇西抗战的辉煌历史,认识了“当代花木兰”李月美、抗日县长张问德、写下《告滇西父老书》的李根源等抗日英雄,感受到了中国远征军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在参观结束之后社会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和发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

鲜花献英烈,浩气壮山河。参观完滇西抗战纪念馆后,社会实践团前往国殇墓园。国殇墓园是二战期间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而修建的烈士陵园,园内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

在忠烈祠背后的小团坡,全场肃立,社会实践团向在腾冲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鞠躬。鞠躬毕,手持鲜花的社会实践团成员向人民英雄敬献鲜花。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抗战精神。在参观完滇西抗战纪念博物馆和国殇墓园之后,社会实践团将课堂延伸至校外,在国殇墓园内开展“行走的团课”,3位成员结合参观感受与社会实践团成员分享自己对抗战精神的理解,并表示回到学校后要讲好抗战故事,赓续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探寻和顺侨乡历史,感受马帮文化魅力。7月3日下午,社会实践团走进腾冲和顺古镇和大马帮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探寻侨乡历史、感受马帮文化魅力的实践之旅。在著名的侨乡和顺古镇,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感受到了侨乡文化、马帮文化、翡翠文化、建筑文化、抗战文化、宗祠文化、家风文化、中原文化、边地文化的交融共存。

共梦同频,意识共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云南民族工作和各项工作的主线。奋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效,是云南青年的时代责任。在和顺古镇,社会实践团深入和顺古镇社区、景区以问卷调查、访谈方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调研,为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

(图:刘浩程 许章雄,文:黄松蓉 李伟,审:寸议鹏 魏彬)

城市学院团委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