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25/07/05 浏览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强化使命担当,进一步提升学院立德树人工作质量、实效性和影响力,达到浸润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城市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联合戎光国防教育社团第三连和易班工作站于2025年6月29日-7月3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31名师生于29日16:00在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事务中心705会议室开展了启动交流会,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秦本逵亲临现场给予工作指导。

会上,戎光国防教育社团第三连指导老师唐培丽对实践活动整体方案、主体内容、人员安排、行程部署以及注意事项作了详细介绍。易班工作站指导老师黄治钰对网络思政教育素材收集方案进行安排,为构建高质量网络思政教育素材库提供了有力支撑。随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魏彬对实践团成员提出“团队意识、分工任务、个人规划”等三点重要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多看、多听、多写、多记录,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明确个人目标,并在生涯规划与未来就业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最后,秦本逵书记高度肯定了实践团在前期所做的工作积累,并指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同时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叮嘱同学们在实践中务必注意自身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6月29日16:00,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学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社会实践团走进宁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成员们透过文物史料,讲解引导,回溯民族和谐发展历程,领悟共同体意识内涵,汲取团结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在学习过程中,7名学生代表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讲述青春故事与学习心得,传承民族团结精神,凝聚青春奋进力量,践行青年使命担当,勇挑时代发展重任。

6月30日14:00,实践团队前往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召存信同志故居,对其后代、江城县整董镇整董村曼贺井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赵珍同志进行专题访谈。团队成员通过参观故居、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召存信同志生平事迹以及赵珍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并获亲切回复的难忘经历,学习并传承民族团结精神。“我作为召存信爷爷的后代,学习他的精神,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好,把老人家的精神作为我人生的标杆,带动身边父老乡亲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赵珍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民族团结的内涵和价值,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实践团队成员深受感动。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2025年城市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全面推进校内校外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大思政课”建设,以“铸牢团结意识、厚植爱国情怀、践行戍边使命”三个主题,创新开展“六个一”沉浸式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讲好“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的故事,奉献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城市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文字:张东霄、王鑫荷、刘静愉、李均谦、李显仙

图片:韦云丰 王培鑫 熊宗婷 蔡秋沛 吉冉 何信秋

审核:杨旗鸿、杨子喻、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