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强化使命担当,进一步提升学校立德树人工作质量、实效性和影响力,达到浸润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与爱国情怀。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城市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联合戎光国防教育社团第三连和易班工作站于2025年6月29日-7月3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传承民族团结精神,凝聚青春奋进力量
6月29日16:00,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社会实践团走进宁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成员们透过文物史料,讲解引导,回溯民族和谐发展历程,领悟共同体意识内涵,汲取团结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在学习过程中,7名学生代表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讲述青春故事与学习心得,传承民族团结精神,凝聚青春奋进力量,践行青年使命担当,勇挑时代发展重任。
6月30日14:00,实践团队前往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召存信同志故居,对其后代、江城县整董镇整董村曼贺井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赵珍同志进行专题访谈。团队成员通过参观故居、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召存信同志生平事迹以及赵珍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并获亲切回复的难忘经历,学习并传承民族团结精神。“我作为召存信爷爷的后代,学习他的精神,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好,把老人家的精神作为我人生的标杆,带动身边父老乡亲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赵珍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民族团结的内涵和价值,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实践团队成员深受感动。


国防润心灵,厚植爱国情,城市学子用青春筑梦边疆

为深化国防教育,厚植爱国情怀,6月30日,实践团队抵达中国勐康口岸,联合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开展了“我为祖国戍一天边”主题的行走思政课。江城县口岸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方黎为团队师生详细介绍了口岸的历史发展与时代变迁、强劲发展势头及其特殊地理位置赋予的巨大潜力。


在7号界碑处,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况龙斌教导员以一场“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讲述了界碑的历史意义、边防站的职责使命、榜样的先进事迹,并结合当前边境管控复杂态势阐释强边固防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强大的全民国防意识。团队成员在国界碑前齐唱《祖国不会忘记》,铿锵旋律与整齐歌声激荡边境,诠释着边防人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忠诚。


童心向党,礼赞七一,国防教育浸润少年心田
为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6月30日及7月1日,实践团队分别前往江城县整董镇中心完小、康平镇中学,围绕“国防润心灵·厚植爱国情”主题,组织迎“七一”系列活动,覆盖1100余名师生。

在整董镇中心完小,活动包含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国防知识科普小课堂、“童心向党·筑梦未来”签名墙和“我是小小神枪手”模拟射击等环节。小学生稚嫩而坚定的歌声是对祖国的纯真告白;大学生代表在国旗下宣讲实践感悟,立下青春誓言;小学生代表作“我爱你祖国”演讲,播撒梦想种子;国防知识问答激发好奇;签名墙上的画笔勾勒诚挚祝福;模拟射击体验启蒙责任,感悟国防艰辛与伟大。整董镇中心完小秦松书记致辞,对实践团表示欢迎与感谢,期待校地协作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为边疆教育注入青春动能。


在康平镇中学,活动包含“梦想启航”知识科普课堂、“歌唱祖国”同唱一首歌、为党庆生主题演讲、“赴青春之约”梦想墙、“瞄准目标”模拟射击等环节。实践团队深入七、八年级及特长班课堂,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开展专题宣讲,通过鲜活案例与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时代担当,以丰富载体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激励学生将爱国之志转化为奋进之力。


同心筑梦,砥砺前行,青春力量绽放时代光芒
为助力2025届考生全面了解高校资助政策与专业情况,帮助准大学生提前谋划个人的生涯规划,科学规划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7月2日上午,实践团队走入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谦六彝族乡新城村,与当地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联合开展“普洱市新城村、和平村高中毕业大学生涯规划课程讲座”,普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派驻新城村第一书记、城市学院2018届校友曹麾主持此次讲座,当地11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学院31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讲座共分四个环节。首先,魏彬老师以“不负卿春,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为题,结合自身丰富求学与职业发展经历,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针对“为什么要主动学习、怎样规划大学生话、如何成为主动的人”三方面,系统阐释大学生涯规划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以生动案例引导学生主动作为、科学规划大学生活;随后,城市学院两位退役复学优秀学生代表周馨月、吕国祥同学详细解读大学生入伍激励政策与退役军人优待体系,并用自身入伍经历号召现场学生积极投身军营,青春报效祖国;在高校资助政策解读环节,学院杨子喻老师传达了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精神,从“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解读了“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激励现场学生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新时代大学生。最后,开展“榜样力量”引导环节,学院杨旗鸿、付兴涛两位优秀学生代表分享自身大学期间成长经历,讲述淬炼自我、成就精彩大学的奋斗历程,助力现场准大学生明晰成长方向、筑牢发展根基。

讲座中,和平村驻村第一书记侯林枫同志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分享毕业后扎根一线、自我提升的实践感悟以及围绕群众、服务群众的真实案例,为到场学生们讲述了一场服务家乡的生动党课;新城村党总支书记刘向前同志对实践团队到访表示感谢,并希望高中毕业生们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树立目标、勇敢追梦、脚踏实地,追寻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扎实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进校园、走边境,全面推进校内校外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大思政课”建设,以“铸牢团结意识、厚植爱国情怀、践行戍边使命”为核心,创新开展“六个一”沉浸式教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有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显著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生动讲述了“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故事。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更是新时代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