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于2021年11月10日在明虹楼报告厅举办“少年心•家国情”课程思政演讲比赛决赛活动。活动由黄体淳和王思艳同学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云教授、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系主任杜奕教授、系副主任万祥明老师及各专业负责人和指导老师、城市学院管理与经济系苏倩媛老师、晋级复赛的10组参赛选手及观众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参赛选手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结合自身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需求,选取专业课中的某个知识点,深入挖掘思想政治元素,以学生们喜欢的形式将思想政治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其中有畅谈诗词英汉互译与职业理想、讲解机械原理与人际交往、讲述激光技术与自动驾驶汽车科技自信、演讲“一五”计划与青年为何读书、讲解焊接技术原理与大国工匠精神、讲述机械臂工作原理与空间站建设科技成就自信等课程思政内容,评委们针对选手的演讲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师生们听得热血沸腾,活动现场时常响起热烈的掌声。






经过评委老师们的评选,周苡健组斩获一等奖,高蓉组和李家文组荣获二等奖,詹亚勋组、张能涛组和韩金成组获得三等奖,毛思思组、张舜组、侯智茹组和常建辉组获得优秀奖。




活动最后,王海云教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表示高校教师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要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解决好“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每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堂育人是每位老师的职责,专业课之间、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专业课与通识课之间应该同向同行,做好育人工作,同时也希望不同专业的师生之间能携起手来行初心、下恒心、献忠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杜奕教授则表示此次课程思政活动在城市学院开创了从学生角度思考课程思政建设的先河,学生分享课程思政既发挥了学生们参与课程思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同学们参与和接受课程思政的意识,又让老师们了解学生喜欢的课程思政形式,提高课程育人能力。师生共同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能有效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们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最终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红专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
供稿: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文龚加有 图 解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