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会行走的书,读有故事的人”。2025年10月24日,青阅悦读在呈贡校区学生事务中心405举办“阅见青春·研途有引”真人图书读书会(第一期),读书会由“青阅读书会”主理人青阅老师主持,近20名书友参加。

本期读书会特邀4位成功保研的优秀学子做分享,他们带着大学期间的成长探索与实践沉淀,用生动的个人故事、切实的奋斗经历,为在场有困惑的同学点亮前行方向,传递青春奋斗的正能量。


“都说我逆袭,但我努力奔跑”
保研至中南大学的王顺龙,常被人冠以“逆袭者”的标签,但他深知,所有逆袭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奋力奔跑。在学习中,他执着地沿用“预习+听课+复习”的模式,只为用好课堂时间解答自己的困惑和不解。课后,他与班上同学结成“学习搭子”,常常以“14小时”的长续航状态在图书馆“扎根”,共同探讨新知识、互相讲解疑惑点。每到期末,他还为舍友开设“知识点速成课”,以讲解检验自身复习效果、巩固知识,凭借优异学业表现荣获多项奖学金。实践层面,他紧密结合专业知识,以农村电网调研为切入点提出解决方案,在学科竞赛中斩获国家级、省市、校级多个奖项,考取专业相关工程师证书,以稳扎稳打的奔跑姿态,画出青春最美的奋斗轨迹。

“做好每一个当下”
保研至云南大学的夏琬婷,是“青阅读书会”的忠实粉丝,每期必到的身影,彰显着她对阅读习惯的坚持与热爱,读书会上的每一次精彩分享,凝聚着她做事的“认真”。“和很多人一样,我曾经也很迷茫,不知道路该往哪走,但无论最终走向何处,我都始终铭记要坚定地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个当下”。大学阶段是掌握专业知识,促进自身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为高效利用时间,夏琬婷与时间做朋友,算好“时间账”,将每天的日程安排精确到每一分钟,以精细化的“时间管理”和极致的“目标管理”能力,完美平衡了学业成绩与竞赛准备。作为经历过竞赛与保研全流程的“过来人”,夏琬婷分享了诸多实用经验,用丰富的经验为学弟学妹避开成长路上的“障碍”。

“忙忙碌碌但绝不碌碌无为”
保研至云南大学的李非宇,是同学们口中的“六边形战士”。在四年的大学生涯里,她坚持全面发展,将学生工作视为能力提升的“跳板”,同时兼任班级团支书、城市学院信息工程系学生会主席、城市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繁杂的工作不仅让他练就了写稿、摄影、活动策划等多项技能,更培养出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与高情商的沟通技巧。对于专业学习,她深谙“高效”之道:上课专注投入,紧跟老师思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吸收知识,期末复习时,借助精心整理的笔记快速复盘,避免无效耗时,确保学习效率最大化。对于如何平衡学习与学生工作,她有着自己的智慧方案:要学会重视团队的力量,学会分担责任、分担压力,共同成长;要学会复盘,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要学会总结复盘、提前预演,以从容姿态应对各类突发状况;要学会分类管理任务,分清轻重缓急,用好碎片化时间。


“心有所向,何惧路长”
来自机电工程学院的方昆,以综合成绩排名第一的成绩成功保研至昆明理工大学,成为学院历史上的首位直博生。分享中,他格外强调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强调“要下真功夫,锤炼真本领,只有学一门通一门,真正理解专业知识内核,再开展后续的学习与研究,才是对个人长远发展真正有益的事。”同时,要注重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与社会的联结,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人生选择上,方昆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清醒与坚定,他表示,选择时要避免“人云亦云”,需结合自己的长期发展效益综合考量。
结合四位同学的分享,青阅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强调“总结能力,对我们的学习乃至未来的工作都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总结,才能清晰地看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找准改进与提升的方向。”同时,他提醒同学们务必重视时间管理:“希望大家都能认真算一算‘时间账’,看看娱乐时间占用了多少宝贵的学习与成长机会。记住,有付出才有回报,主动规划时间,才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为长远发展创造价值。”

分享结束后,现场随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书友们纷纷向学长学姐们抛出自己的疑问——有关于学习方法的优化、竞赛选择的困惑,也有关于保研流程的细节、未来规划的迷茫。学长学姐们结合自身经历,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在真诚的交流中,经验得以传递,困惑得以消解,现场氛围温暖而充满力量。
信息工程系供稿
文字:王浩宇
图片:王浩宇、王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