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院之光,榜样力量丨宋天琪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2023/06/05 浏览量:

有这样一群人,TA们是党员,是干部,是学生……

TA们秉承“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

TA们诠释“勤思笃实,知行合一”的精神

TA们不忘初心,心怀远方

TA们乘风破浪,一直走在追梦的路上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感悟榜样的力量

宋天琪,女,河南平顶山人,汉族,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机械专业机械1911班学生。

所获奖项:

2020年,获第十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机械类尺规绘图”一等奖、“机械类图学基础知识”二等奖、“机械类团体二等奖”、“3D打印”二等奖、云南省三好学生;

2019-2021年,获昆工校级特等奖学金4次,校级三好学生标兵2次;

2021年,获云南省三好学生、国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银奖、第十四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个人全能”二等奖、“机械类团体”一等奖、“机械类制图基础知识”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银奖、国家奖学金;

2022年,获第十五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个人全能”三等奖、“3D打印”二等奖、“机械类制图基础知识三等奖”、第一届云南省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昆明理工大学“2022年度十佳大学生”、第十三届“挑战杯”校级选拔赛银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昆明理工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2项;

2023年4月,获云南省优秀毕业生。

如果你大三后出国留学多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拿到学位证,你是否还有重头再来的勇气?还有没有继续拼搏的决心?宋天琪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永不放弃。她凭借不懈努力以及好学精神拿到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用孜孜不倦描绘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

一、她是执着的追梦人,用坚持奏响生命的乐章

林语堂先生说:“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赵天琪的故事应该从第一次考入河南大学讲起,当时所学专业不是她最感兴趣的,大三得知有一个德国项目可以有机会接触自己喜欢的机械行业,便积极报名参加,选择留学德国。刚去德国时,完全陌生的环境、繁重的学业以及文化差异给了她很大的压力。项目结束回国后因一些原因与大学学位证失之交臂,她也没有再继续读大学,而是选择参加工作。在工作的半年时间里,她不断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自己所追寻的梦想,经过再三考虑,她决定辞职重新参加高考。基本已经忘记高考知识的她又重新拾起,在朋友、家人的质疑声中埋头苦干。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最终来到了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上大学、出国、工作、二次高考,每一次选择都让她收获,每一段经历都让她成长。“现在的我很感谢十八岁的宋天琪,那个勇敢、不怕困难、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宋天琪。”

二、她是学习的领航者,用汗水谱写奋斗之歌

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她在昆明理工大学的学习答卷告诉大家努力不会被辜负,付出终会有回报。在上大学以来的六个学期中,她每学期的智育成绩和综测成绩都是班级第一,50多门课程均接近满分,平均绩点3.84,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奖励。宋天琪优异的成绩总是羡煞旁人,当谈及是否有学习秘诀时,她说:“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不断进步,采用高中学习的‘笨办法’,课上一定要认真听讲,理解课堂内容,不能浪费上课的‘黄金时间’,同时,要在自己的短板上有更多的投入。”因之前学习外语为德语,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所以在学习大学英语时遇到了不少困难,英语课程面临着挂科的危险,但是这并没有让她退缩,而是想办法打牢基础,花费更多时间在英语课程上,每天背诵单词、学习语法,上课更加认真听讲,课后努力复习,尽力去完成每一次课程任务。“你在三四月做的事,八九月自会有答案”,最终她英语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在大一上学期一次性通过了英语四级的考试,并在大二通过了六级考试。

三、她是热心的朋辈员,在奉献中发光发热

她的母亲是一名教师,受母亲的影响,她一直对教师这份职业有着崇敬之情。大二时,她因优异的成绩和想成为教师的渴望被选拔为大一新生的高数助教,成了学弟学妹们的“小宋老师”。为了让学弟学妹们听得懂、悟得透,她都会精心备课。老师们说:“她是我教学工作开展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同学们说:“学姐真的很认真负责,是我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都很喜欢她,她就像灯塔一样,用火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她先后担任了制图、线性代数助教、机械工程“朋辈助学”小课堂讲师,向新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助人的路上乐此不疲,让青春在助人中绽放光芒。

四、她是科学的探索者,用实干勇攀知识的高峰

在学习之余,她积极参加各项科研竞赛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上的知识更深入地学习和应用到实践当中。大一就加入了制图技能拓展协会,大一下学期,参加了第十三届成图大赛的集训。这期间困难不断,当时腰部扭伤,只能躺着在床上画图,训练过程非常辛苦,她多次想要放弃,但在指导老师和同伴的鼓励下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经过层层选拔,她代表学院参加了第十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设计大赛,最终获得了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团体二等奖2项的好成绩。也正是因为这次比赛的磨砺和获得的成就感,她在心中埋下了科研的种子,坚定了坚持竞赛和科研的信心。

之后,她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各种比赛和大学生科创项目人员的名单中。大学期间共参加了6次国赛,7次省赛、13次校赛,获国奖13项,省奖19项,校奖28项,负责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省级1项。每一次的参赛都是她的一次突破,每一次的获奖都是她努力的见证。就是这“一次又一次”成就了她自己。

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入和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她对“科技兴国”“大国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当授课教师为了进行《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思政建设而举办相关活动时,她主动参与。协助举办了课程思政讲课比赛,搜集机械类相关思政素材,完善课程素材库建设,和任课教师一同发表相关论文——《“多元一素”层次递进式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探究》。

她经常思考,如何通过对现有机械设备的改进,以现代加工手段代替纯手工传统加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解决生活中的不便之处。经过不断查阅资料和多次尝试后,她自主设计了一款绒条修剪机,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了发明专利1篇,同时以主要发明人,合作参与研发发明专利1项,目前均已在网上公开。

五、她是矢志不渝的奋斗者,用勤奋浇灌理想之花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刚入学时就树立的科研目标、明确的学习规划、深埋于心中的学术梦想,她都在不断用实际行动一点点去实现。通过精心的准备,2022年9月份的预推免中,多所“双一流”高校都有意向录取她,最终她选择了同济大学提供的直博生机会。

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奋斗,最可贵的精神是拼搏,最有效的磨砺是行动,要让大学时光变成奋斗的青春印记,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绚丽篇章。